俗話說:“三歲看大”,為了3歲這個關鍵“成長檻”,不少家長鉚足了勁,給孩子補充“營養(yǎng)”。一些3歲左右、特別是還未入幼兒園的孩子早教需求最旺盛。有的孩子甚至報了三四個班,小小年紀開始“趕場”,“體驗”音樂、美術、英語等各類課程。
很多孩子3歲不到,已是“多課程寶寶”。他們不止參加一個早教班,而是奔波于多個課程班,有的甚至參加了三四個。吳女士一口氣給剛滿3歲的兒子報了三個班——英語、音樂,還有表達課。吳女士說,表達課引進了“美國情商教育”經(jīng)驗,比如“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”就能上一節(jié)課,讓小朋友勇于表達自己的意愿,主動邀請玩伴,一起分享玩具等。目前早教班的門類很多,還包括體育、陶藝、動手創(chuàng)造、思維拓展等。
可是早教是等于早教課嗎?
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所郁琴芳認為,早教對孩子們來說,是自然,是游戲,是生活的方式,而不是林林總總的課程。對0—6歲的孩子來說,父母的親子教育比機構早教更為貼心,“每天花時間和孩子交流,陪他們玩玩具、做游戲,親子閱讀、走進大自然等,效果可能比報班上課更好。”
國外的早教方式:在國外,很多家長也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,但不會讓他們參加課程班,而是家長接受“早期教育”,比如,如何設計游戲活動,鍛煉孩子的觀察力;如何動手制造玩具開發(fā)孩子智力;怎樣激發(fā)孩子的交流欲望等,家長有了科學育兒觀,孩子可以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接受知識,鍛煉能力。
我看到這兩種方式對比,相信不少麻麻巴巴,心里應該有答案了吧?早教難道=早教課? 說說你認為上早教課更好嗎?我如果讓孩子上早教,那可能出于,孩子在家沒處去,只好送早教,這讓我糾結 不知道你讓寶上早教的理由?讓我也學習下,交流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