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積極回應不等于立即滿足
有的父母擔心事事順著寶寶,會養(yǎng)成他任性的壞習慣??茖W的做法是,不要把“積極回應”理解為“立即滿足”。當嬰兒產(chǎn)生各種需求時,父母先用
聲音和肢體動作回應,讓他意識到父母已經(jīng)
知道他的呼喚,讓他在有希望的等待中忍耐幾秒鐘。這個時候,可以抱起嬰兒,把奶瓶搖晃給他看,或者用其他物品逗引,跟他說簡短的話語,如“寶貝餓了,該吃飯了,媽媽喂你”之類的話,然后再讓他喝奶喝水。這種短暫幾秒鐘的忍耐和等待,并不損害嬰兒的健康,但對他心理健康、智力
發(fā)育以及交往潛能,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2、保證有比較固定的依戀對象
依戀關系的產(chǎn)生會經(jīng)歷一個過程,而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成年人持續(xù)照顧寶寶是他獲得安全感的途徑。也就是說,媽媽總是會因為有事需要離開的,一個家庭里最好要有至少兩個人能同時擔當起母親角色。在確實需要突然替換時,寶寶能有心理上的順利過渡。
如果父母不帶孩子,或總是變換保育人員,很難使寶寶建立穩(wěn)定和安全的依戀。例如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媽媽、老人或保姆突然離開,由另一個陌生人替代,如果沒有事先了解清楚,區(qū)分好寶寶的氣質類型與個性特征,就會形成寶寶安全感的缺失。
3、提供充滿愛心的、敏感的細心照顧
父母要善于識別嬰兒發(fā)出的各種需求信號,及時滿足他們的身心需要。擁抱寶寶,與寶寶談話,逗寶寶笑,讓寶寶有真實的被愛的感受和愉快的
生活經(jīng)驗。這種互動能使寶寶順利有效地與外界溝通互動,產(chǎn)生對母親角色的信任與依賴感,并將這種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。
BBU
早教中心提醒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寶寶跟媽媽在一起就必定能建立起安全的依戀感。寶寶先天氣質類型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回應速度與方式,而速度與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這必然會給不同性格特點的媽媽造成一定的難度。所以,即便是媽媽,也需要認真學習并把握好寶寶身心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練就敏銳的覺察力,才能透過寶寶簡單的外在行為表現(xiàn),讀懂寶寶內(nèi)在的心意,并且給予準確及時的回應。
4、陪伴但不干預寶寶的活動
1歲半后,寶寶的獨立性大大發(fā)展,特別希望擺脫大人的限制,自己鉆鉆爬爬、走走摸摸,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較強烈。這時,父母為寶寶提供安全感,但是不要過度保護。也就是說,陪伴但不過分干預。不要以為陪寶寶游戲就一定得為他“做”什么,他需要時,大人及時參與;不需要時,大人就坐在旁邊干點兒自己的事情。漸漸地,寶寶就能獨自玩耍,只要聽見大人的聲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另一房間做事,就放心了。這是寶寶的安全感得到進一步發(fā)展和水平提升的表現(xiàn)。嬰兒和外界互動得越多,獲得的回應和刺激越多,感情和智力的成長就越快。孩子哭大人抱,這是嬰兒級別的討論班。父母從小鼓勵嬰兒“發(fā)言”,他長大以后才會愿意和他人更多交流。
在嬰兒時期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系的孩子,到
3歲半時,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戀的同齡
兒童更為活躍,較多地受到同伴的歡迎和追隨,富有同情心,表現(xiàn)出有領導才能。因此,BBU早教中心認為爸爸媽媽要在生活中多多
關注寶寶,維護他們的安全感,讓寶寶們的安全感越來越強。